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骨标志物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价
【出 处】:
【作 者】:
【摘 要】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与骨形成标志物总碱性磷酸酶(tALP)、骨吸收标志物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I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在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治疗过程中反映骨代谢变化的意义。方法测定57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PSA、tALP、TRAcP5b、ICTP血清浓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去势治疗持续时间与各指标浓度(In转换后)的相关性。将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分成无双膦酸盐组(A组)、稳定前列腺癌骨转移+双磷酸盐组(B组)与严重前列腺癌骨转移+双磷酸盐组(C组),比较3组间各标志物血清浓度的差异。结果去势治疗持续时间与PSA呈负相关,与tALP、ICTP及TRACP5b呈正相关,但仅In(TRACP5b浓度)与ln(去势治疗持续时间)具有统计学意义(R=0.421,P〈0.01);C组与A组比较,PSA、TRACP5b、tALP浓度均升高,其中仅TRACP5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比较,PSA、tAI,P、1CTP、TRACP5b浓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去势治疗与双磷酸盐治疗过程中,检测PSA与骨吸收形成标志物可起到监测骨代谢的变化作用,其中TRACP5b反应骨代谢变化更灵敏。
相关热词搜索: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抗原 碱性磷酸酶 二膦酸盐类
上一篇:改良全盆底网片悬吊手术在治疗老年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患者中的应用
下一篇: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