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管理,夯实基础,建设好人才梯队 ——济南医学会发展经验经验交流
2015-06-25 14:16:12
济南医学会现拥有50余个专业委员会,会员近4000人,是我市影响最大的学术团体之一。多年来,济南医学会为促进全市医学科技进步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多次获得省医学会、市科协和市民政局等部门的表彰。
这么大一个学会,如何组织开展工作?如何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我们的基本经验是抓好专业委员会管理和建设,夯实学会工作基础。现在就济南医学会专业委员会管理工作谈一点体会。
一、以专业委员会为平台,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专业委员会要发展,要创新,要有所成就,选好带头人是关键。《济南医学会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中规定,主委、副主委要由学术造诣高深的学科带头人和热心学会工作、有一定组织能力的科技骨干组成。推选委员的原则是力求覆盖全市、兼顾重点学科。这些做法受到了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普遍好评和积极响应。同时,也说明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认识到学会组织和学会工作的重要性,愿意借助学会这个平台展示自身价值,得到同行和社会认可。通过严格的选拨程序,一批学术声望较高、热心学会工作的专家走上了专业委员会的管理岗位。
综合分析50余专业委员会主委、副主委、委员的年龄结构,彼此平均存在3-5岁的年龄差距。在学术交流活动中,采取副主委轮流负责制,有意识的培养、锻炼他们组织、协调能力,为将来改选换届中胜任主委职责储备力量,搭建了良好的人才梯队,保证了学会事业发展后继有人,始终保持蓬勃生机与活力。
近几年,我们共向省医学会推荐了30多个专业委员会的100多名候选委员,他们大多是市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的主委、副主委,换言之,专业委员会的负责人是我们优先推荐的考虑对象。这些措施,为我市优秀卫生人才的脱颖而出、获得认可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提升了他们的知名度、美誉度和为民服务的积极性、创造性。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专业委员会在学会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基础地位。
学会下属专业委员会是根据学科发展和开展业务活动的需要,依据业务范围的划分或会员组成的特点而设立的专门从事某学术活动的机构。学术上的先进性是专业委员会的优势所在,也是形成会员凝聚力的基础。专业委员会智力密集,人力资源丰富,开展学术活动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实用性强的特点。可以说,专业委员会是学会的组织基础、队伍基础和工作基础,是学会各项工作的主要依靠力量。因此,必须持久的抓好专业委员会的管理和建设。
三、建章立制,建立良好的运营机制。
学会要发挥优势,凝聚力量,有所作为,制度建设与日常管理应成为开展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对专业委员会也是如此。济南医学会秘书处依据章程先后制定了《济南医学会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济南医学会学术会议管理规程》等规章制度。对专业委员会的组成、改选换届、工作职能等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运作有序。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各位委员的意见、建议不断修改完善,使之能更好的服务于实际工作,促进各专业委员会业务开展,从而使学会各项事业始终沿着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运营。
四、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水平。
专业委员会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开展学术活动。加强学术活动的管理成为加强专业委员会管理的中心环节。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是抓好学术活动计划的制定。按照多年惯例,每年年初都召开主委工作会议,制定计划,确定重大学术活动和主题。二是抓好学术活动计划的落实。对照时间进度表,协调、督促各方稳步有序开展活动。三是抓好学术活动的质量。要求各专业委员会必须做好会前、会中、会后各项工作,不开无准备的会。多邀请知名专家讲学授课,提倡学术争鸣,倡导良好学风,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四是加强学术活动的经费管理。坚持“以会养会”的原则,多渠道筹集经费,合理使用经费,提高办会水平。
上一篇:躬耕杏园 矢志不渝
下一篇:中华医学会成立100周年之眼科学会感想